艺术家苏小松
苏小松:其实现代人更需要诗意与宁静。
李凤:煌杰画廊长久以来一直经营的是书画,尤其海派的书画是它主打的门类,苏老师,您是何时开始跟高总合作的?什么样的情况原因之下促进了你们的合作?而且你们合作的当初您的作品创作的状态是怎样的?
苏小松:好几年前,我还在做拍卖的时候跟高总认识的。那个时候呢我其实在美术学院毕业好多年了,其实一直在坚持在画画,但是对外推广不是很顺畅,因为画家自己做这件事情很尴尬的。然后认识了高总和他的朋友,大家在一起谈到这件事情,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。我们都认为,画家应该把精力放在作品上,我们需要一个“懂”画家的画廊,来帮我们做市场推广。虽然只差不多合作了两年,但是这两年里面非常愉快。我觉得画廊在上海我接触得很多,但是像高总这么懂艺术规律和我的话呢非常少。
李凤:苏老师讲到非常关键的词“懂”,所以高总请问您一下您是怎么解读苏老师的话的?
高杰清:苏老师是科班出身,他崇尚宋元的风格,自己也专业学习几十年了。从我现在的认知来看,国画是在笔、墨、纸和技巧(笔墨)上传达个人内心世界的载体。苏老师在笔墨这一块非常熟练,只有这样,他才表达自己内心的一个境界。境界是传统的符号的气息,是一个艺术家综合修养的体现。
李凤:苏老师,其实“古意”对现代人来说,它的怡情方式一定与古人不同。我们现在发展那么快速,每天收到大量信息的干扰,这对艺术家个人状态也是一种挑战,您是如何在现代的环境中,去追求您作品中的古意的?
苏小松:在传统绘画里,中国画家是通过寄情于山水、寄情于树木,寄情于自然的方式,来表达自己心理的一种感受,这种做法根植于中国艺术家的内心深处,其实是我们最需要的东西。也许,在很久一段时间后,我们都进入了一个快车道,大家都忙于各种各样的发展,忽略了人心里的感受,我们再把这个带有古意的作品,呈现给大家的时候,有些人会找到一种慰藉,他们会说:“我多年来,就是盼着这个。”因此,才情不同的艺术家,会根据不同的人的气质,将把握非常妙的作品呈现给大家,给大家美的感受。这是要长期花功夫的,个人对传统的理解、对技法的把握,都是缺一不可的。60以后的一大批艺术家,认识到传统对生活的重要性,并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。我们虽然没有达到一个最高的高度,但是我们这群人找到了一个出口,我希望今后的艺术家把这块发扬广大。
李凤:苏老师,除了内心的感召之外,您为了作品,做了哪些积累,才能够帮助您通过作品能够表达出自然的古意?
苏小松:在艺术上,你只能偏重一方,西方或东方。中国画是代表东方很大一个门类,中国对传统的喜好,体现在内心的渴求。在文学、哲学、宗教方面,都有很多体现。那么把它的古意表达得非常酣暢淋漓,其实考验着艺术家的综合素质。我觉得我们还差很多,需要在以后很多的时间里,不断加以修炼和滋养自己,自己达到一个境界,才能给观众、给读者分享中国画中植入民族血液里的古意,这是一种精神享受。
李凤:谢谢苏老师和我们分享其作品的创作心得。高总,苏老师刚刚开始合作的时候,这个市场对苏老师的作品是怎样的一个反映?
高杰清:今年,我们为苏老师做展览,已经是合作以来的第三次了。现在人的生活节奏比较快,他会需求相对于比较静的状态,苏老师作品里头就有这样的气氛、这样的气息,给人家一个安静的空间,捕捉对诗意、对文化、对名山大川的向往。因此,好多藏家都慕名而来。画廊也因藏家的支持,增加了做展览的信心。
李凤:两年里,喜欢苏老师的作品的藏家,这个数量上有明显的变化吗?
高杰清: 我觉得是以百来计算吧。
李凤:藏家的职业有哪些分布呢?
高杰清:收藏要有经济实力,喜欢不一定能收藏,因为他没有这个经济实力。如果是说一个群体来讲,我觉得有这个经济实力的前提下能收藏的群体那是很广泛的,喜欢晓松老师作品的藏家是很多的。因为各个领域、各个行业都有,可能我觉得银行领域的多一点吧。
李凤:喜欢一类作品的人,他一定内心会有一个共性,喜欢苏老师作品的人,背后会有哪些共性吗?
高杰清:收藏看两点,一块是资本,一块是本身的艺术绘画。在后者,所谓“共性”,就是说我们现在生活条件好了,我们对精神层面追求,对艺术的一个追求,它本身是一个生活的品质,是人人向往的方向。所以煌杰画廊做传统的海派的书画也是这样的。现在,很多人崇尚欧洲的奢侈品,并不是说他们没有文化,品牌同样有几百年的历史在里面,但是我们看到表面的价格。我相信,等心一静下来,很多人也会崇尚东方文化。就像画廊经营的艺术品,现在条件好了,大家会对传统文化关注得越来越多。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