画廊故事之煌杰画廊
作为2013上海画廊周的前奏,雅昌艺术网邀请几位成功的画廊主,走进他们所创办的画廊,与我们讲述他们的画廊故事,分享从业经验。在上海艺博会期间,我们邀请到煌杰画廊创始人高杰清先生、艺术家苏小松老师走进雅昌艺术网演播厅。煌杰画廊创办于1997年,是上海最早专业推广当代海派书画家的画廊之一。
时间:2013年11月15日
地点:煌杰画廊
主持人:雅昌艺术网华东区负责人李凤
嘉宾:高杰清:(煌杰画廊创办人),苏小松:(艺术家)
煌杰画廊创始人高杰清
高杰清:是艺术家们告诉我什么是画廊。
李凤:高总,煌杰画廊在上海算得上是最早一批的画廊了,您能不能跟我们回忆一下97年的时候,上海的整个画廊业是怎样的?煌杰是怎样的情况下成立的?
高杰清:其实创办画廊这个行业,对我来讲也不是应该说不是很熟悉,因为我们原先国家没有这个民间创办的画廊,只有像朵云轩、荣宝斋那样的,等于说它是外来的以企业形式存在的方式。上海的画廊起步也很晚。因为改革开放,民间才出现一些有志于艺术品收藏、关注艺术市场的人士,他们开始开了一些画廊。就像以前的巴比松画廊啊、华氏画廊等。我是跟他们差不多时间开的。后来陆续看了一些欧洲的画廊,也通过书籍和媒体的介绍,才知道画廊大概是什么。2000年以前,画廊不多。路边倒是有一些画店,他们什么都做,复制品、艺术衍生品——反正只要能盈利,就这么叫作画廊,大概是一种时髦。
李凤:那个时候煌杰也是这个状态吗?
高杰清:我原先是画油画的,我的一些同学去深圳,画一些临摹的作品买卖为生。当时我在酒店工作,看同学那么画画我也挺喜欢,那么就把我的工资买他的油画放着。结果买了后,他说要不卖了?我说不行,临摹的毕竟是一个复制品。后来逐步逐步等于是认识了一些画家,那些画家呢像韩敏、陈佩秋老师、周慧珺老师,等于那些老的画家,在我做画廊的过程中给了我不少的帮助跟引导。
李凤:在这样的积累下,慢慢就创立了煌杰画廊了吗?
高杰清:对。
李凤:我特别好奇,十几年前煌杰画廊它的经营怎么样?也会像现在这样办展吗?也会向大家推荐艺术家吗?
高杰清:是的。我刚才说了“启蒙”的状态是艺术家正品、复制品都在做。但后来认识了几位老师后,也许他们比较喜欢我,就把我带去了周老师家,也给我介绍了韩敏老师。当时,华山川老师在境外有一些买卖,像马来西亚、新加坡等等,他把在那儿的经历和生活告诉了我,让我逐步认识到画廊应该怎样创立与经营。
李凤:这些年里,煌杰画廊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呢?
高杰清:我们国内原先那个画的买卖是私下的,大家都到画家家里去,之后朵云轩、友谊商店这些,当时它对艺术家也没有系统的宣传,没有出版、媒体助力,也不会针对艺术家的造诣开设相应的论坛。从1997年到2003年,这六年里我在推韩敏,海派艺术中流淌的精髓,我是很喜欢的。因此,我做了华山川、以及韩敏的作品展,当时造成了一定的影响,也认识了好多的厂家。
画廊首先要有一个画家作为作品的载体,然后还要有藏家,藏家要对艺术作品的认可,进行买卖,画廊才维持得下去。2003年,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提升到一定的高度:人们对艺术、对文化产生了需求。这时候,画廊的认可度高了,老百姓有资本来尝试收藏了。
李凤:那么,这十年当中又有怎样的振动或者变化?
高杰清:03年到13年这十年变化很大,因为画廊本身这一块从画廊自身的实力,从一个规模、体量,包括国家的社会资源都在不断扩大。上海画廊,我们一般只能通过和艺术家交流,才能不断建立自己对海派美术史的知识体系,逐渐由刚开始的推某一位艺术家的作品,到现在可以综合地办近现代海派书画的作品展。
画廊在国外来说是一级市场,拍卖是二级市场。但是我们这边发展得比较晚,拍卖的体量跟人脉社会关系、经济实力都有关。有一些拍卖公司很大一下子飞跃,但画廊的发展并不是很快。除了刚才说的经济和社会的关系,还和藏家有关。现在生活条件好了,人们对收藏普遍有观赏、欣赏,也有投资跟投机的一个成分在里面,资本市场看到了艺术品市场逐利跟回报。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